Statements (46)
Predicate | Object |
---|---|
gptkbp:instanceOf |
gptkb:Buddhism
哲学学派 |
gptkbp:branch |
gptkb:地论宗
gptkb:摄论宗 gptkb:法相宗 |
gptkbp:hasConcept |
万法唯识
八识理论 阿赖耶识 |
https://www.w3.org/2000/01/rdf-schema#label |
瑜伽行唯识学派
|
gptkbp:origin |
gptkb:古印度
|
gptkbp:与中观学派关系 |
对立与融合
|
gptkbp:中文名 |
gptkb:瑜伽行唯识学派
|
gptkbp:主要经典 |
gptkb:《成唯识论》
gptkb:《摄大乘论》 gptkb:《瑜伽师地论》 |
gptkbp:代表人物 |
gptkb:世亲
gptkb:无著 gptkb:窥基 gptkb:玄奘 护法 陈那 |
gptkbp:传入中国时间 |
6世纪
|
gptkbp:别名 |
gptkb:唯识宗
gptkb:法相宗 |
gptkbp:宗旨 |
破除外境实有
证得法性 阐明一切唯识 |
gptkbp:宗派类型 |
gptkb:大乘佛教
|
gptkbp:影响 |
gptkb:中国
gptkb:日本 gptkb:越南 gptkb:朝鲜 |
gptkbp:成立时间 |
4世纪
|
gptkbp:理论基础 |
gptkb:瑜伽师地论
八识理论 三性三无性说 种子说 阿赖耶识理论 |
gptkbp:関連用語 |
三性
三无性 种子 转识成智 业力 识变 |
gptkbp:bfsParent |
gptkb:瑜伽行派
|
gptkbp:bfsLayer |
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