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tements (31)
| Predicate | Object |
|---|---|
| gptkbp:instanceOf |
gptkb:Buddhism
|
| gptkbp:emphasizes |
心识的作用
|
| gptkbp:hasConcept |
万法唯识
|
| gptkbp:origin |
gptkb:印度
|
| gptkbp:与 |
gptkb:中观学派
|
| gptkbp:主张 |
一切法唯识所现
|
| gptkbp:主要理论 |
三性
三无性 八识 转识成智 阿赖耶识 |
| gptkbp:主要经典 |
gptkb:《成唯识论》
gptkb:《摄大乘论》 gptkb:《瑜伽师地论》 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》 |
| gptkbp:代表人物 |
gptkb:世亲
gptkb:无著 gptkb:窥基 gptkb:玄奘 |
| gptkbp:传入中国时期 |
6世纪
|
| gptkbp:别名 |
gptkb:法相宗
|
| gptkbp:否定 |
外境实有
|
| gptkbp:形成时期 |
4世纪
|
| gptkbp:影响 |
gptkb:中国
gptkb:日本 gptkb:越南 gptkb:朝鲜 |
| gptkbp:日本称为 |
gptkb:法相宗
|
| gptkbp:bfsParent |
gptkb:大乘佛教
|
| gptkbp:bfsLayer |
8
|
| https://www.w3.org/2000/01/rdf-schema#label |
唯识学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