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tkbp:instanceOf
|
gptkb:poet
gptkb:writer
艺术评论家
|
gptkbp:birthDate
|
1880年8月26日
|
gptkbp:causeOfDeath
|
西班牙流感
|
gptkbp:deathDate
|
1918年11月9日
|
gptkbp:father
|
身份不明
|
gptkbp:gender
|
male
|
https://www.w3.org/2000/01/rdf-schema#label
|
吉约姆·阿波利奈尔
|
gptkbp:mainLanguage
|
法语
|
gptkbp:mother
|
Angelika Kostrowicka
|
gptkbp:placeOfDeath
|
gptkb:法国巴黎
|
gptkbp:relatedTo
|
gptkb:立体主义
gptkb:超现实主义
|
gptkbp:religion
|
gptkb:天主教
|
gptkbp:residesIn
|
gptkb:巴黎
|
gptkbp:servedIn
|
法国军队
|
gptkbp:signature
|
gptkb:Guillaume_Apollinaire
|
gptkbp:spouse
|
Jacqueline Kolb
|
gptkbp:与...有联系
|
gptkb:乔治·布拉克
gptkb:让·科克托
gptkb:巴勃罗·毕加索
|
gptkbp:代表作
|
《卡利格拉姆》
《米拉波桥》
《酒神的宴会》
|
gptkbp:出生地
|
gptkb:意大利罗马
|
gptkbp:參與戰爭
|
gptkb:第一次世界大战
|
gptkbp:受伤
|
头部
|
gptkbp:国籍
|
gptkb:法国
|
gptkbp:墓所
|
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
|
gptkbp:影响
|
现代诗歌
安德烈·布勒东
超现实主义运动
|
gptkbp:提出理论
|
gptkb:立体主义
gptkb:超现实主义
|
gptkbp:本名
|
Guillaume Albert Vladimir Alexandre Apollinaire de Kostrowitzky
|
gptkbp:民族
|
波兰裔
|
gptkbp:活跃年代
|
20世纪初
|
gptkbp:笔名
|
gptkb:Guillaume_Apollinaire
|
gptkbp:职业
|
gptkb:film_director
gptkb:poet
novelist
艺术评论家
|
gptkbp:获得国籍
|
1916年成为法国公民
|
gptkbp:语言创新
|
无标点诗歌
视觉诗(calligrammes)
|
gptkbp:bfsParent
|
gptkb:毕加索
|
gptkbp:bfsLayer
|
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