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tkbp:instanceOf
|
gptkb:Animalia
熊科
哺乳動物
亞洲黑熊亞種
|
gptkbp:furColor
|
全身黑色
|
gptkbp:habitat
|
台灣中高海拔山區
|
https://www.w3.org/2000/01/rdf-schema#label
|
台灣黑熊
|
gptkbp:lifespan
|
約25-30年
|
gptkbp:mainActivity
|
台灣黑熊保育月
|
gptkbp:mainIngredient
|
蜂蜜
果實
小型動物
昆蟲
|
gptkbp:namedAfter
|
gptkb:Robert_Swinhoe
|
gptkbp:symbolizes
|
台灣特有種
台灣生態保育象徵
|
gptkbp:tailLength
|
約8公分
|
gptkbp:threats
|
棲地破壞
非法獵捕
食物來源減少
|
gptkbp:weight
|
60-200公斤
|
gptkbp:中文名
|
gptkb:台灣黑熊
|
gptkbp:保全状況
|
瀕臨絕種
|
gptkbp:保育機構
|
gptkb:林務局
台灣黑熊保育協會
|
gptkbp:保育法依據
|
野生動物保育法
|
gptkbp:分布地区
|
gptkb:台灣
台灣本島中高海拔山區
|
gptkbp:分類地位
|
亞洲黑熊亞種
|
gptkbp:台灣保育類動物
|
第一級
|
gptkbp:台灣原住民族稱呼
|
huba(布農族)
tama(泰雅族)
tuma(賽德克族)
|
gptkbp: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
|
易危
|
gptkbp:天敌
|
gptkb:человек
|
gptkbp:学名
|
gptkb:Ursus_thibetanus_formosanus
|
gptkbp:幼獸數量
|
每胎1-2隻
|
gptkbp:活動時間
|
晝行性
|
gptkbp:特徴
|
胸前有V字形白斑
|
gptkbp:相關吉祥物
|
熊讚
黑皮熊
|
gptkbp:相關標誌
|
台灣生態保育標誌
|
gptkbp:繁殖地
|
春季
|
gptkbp:繁殖方式
|
胎生
|
gptkbp:胸前斑紋
|
白色V字形
|
gptkbp:英文名
|
gptkb:Formosan_black_bear
|
gptkbp:食性
|
雜食性
|
gptkbp:首次發現
|
1864年
|
gptkbp:體型
|
中型熊類
|
gptkbp:體長
|
120-180公分
|
gptkbp:bfsParent
|
gptkb: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
gptkb:阿里山山脈
gptkb:太魯閣國家公園
gptkb:玉山國家公園
gptkb:陽明山國家公園
gptkb:雪霸國家公園
|
gptkbp:bfsLayer
|
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