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tkbp:instanceOf
|
gptkb:政治家
gptkb:philosopher
革命家
|
gptkbp:almaMater
|
聖彼得堡大學
|
gptkbp:awards
|
無
|
gptkbp:birthDate
|
1870-04-22
|
gptkbp:birthPlace
|
俄羅斯帝國辛比爾斯克
|
gptkbp:burialPlace
|
莫斯科紅場
|
gptkbp:causeOfDeath
|
腦中風
|
gptkbp:children
|
無
|
gptkbp:deathDate
|
1924-01-21
|
gptkbp:deathPlace
|
蘇聯莫斯科
|
gptkbp:era
|
20世紀
|
gptkbp:fullName
|
弗拉基米爾·伊里奇·烏里揚諾夫
|
https://www.w3.org/2000/01/rdf-schema#label
|
列寧
|
gptkbp:ideology
|
列寧主義
馬克思主義
|
gptkbp:influenced
|
gptkb:毛澤東
gptkb:斯大林
托洛茨基
|
gptkbp:influencedBy
|
恩格斯
馬克思
|
gptkbp:knownFor
|
建立蘇聯
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
領導十月革命
|
gptkbp:language
|
gptkb:俄語
|
gptkbp:movement
|
gptkb:十月革命
俄國革命
|
gptkbp:nationality
|
gptkb:俄羅斯
|
gptkbp:notableWork
|
國家與革命
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
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
什麼是“人民之友”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?
|
gptkbp:occupation
|
gptkb:政治家
gptkb:writer
理論家
|
gptkbp:party
|
俄國共產黨(布爾什維克)
俄國社會民主工黨
|
gptkbp:positionHeld
|
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
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
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
|
gptkbp:religion
|
無神論
|
gptkbp:restingPlace
|
列寧墓
|
gptkbp:sibling
|
亞歷山大·烏里揚諾夫
安娜·烏里揚諾娃
|
gptkbp:signature
|
Lenin_signature.svg
Lenin_1916.jpg
|
gptkbp:spouse
|
娜傑日達·克魯普斯卡婭
|
gptkbp:bfsParent
|
gptkb:蘇聯紅軍
gptkb:毛澤東
|
gptkbp:bfsLayer
|
7
|